根據環(huán)保部門的數據,濟南細顆粒物(PM2.5)本地污染源中,燃煤占27%,是首要污染源。目前,濟南兩大燃氣公司有華山、董家、遙墻和長清歸德多個門站,年接收天然氣能力近4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充足,濟南市不少小燃煤鍋爐都在進行“煤改氣”。記者了解到,濟南市今年已經完成108臺鍋爐的“煤改氣”改造。
近日,記者來到山東交通學院無影山校區(qū),該校區(qū)鍋爐房負責10萬平方米左右區(qū)域的供暖,這個鍋爐房經過鍋爐“煤改氣”,原本一臺10噸的燃煤鍋爐改為3臺5噸的燃氣鍋爐,一個冬天省煤3000噸。該校區(qū)綜合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原來的燃煤鍋爐還配套建設了脫硫、除塵設施,新建成的燃氣鍋爐無需這些設備便能實現達標排放。記者注意到,鍋爐房外原本黑乎乎的煤棚經過一番整修變成了停車場,鍋爐房內復雜的控制臺也不再使用。“現在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鍋爐旁邊一個小小的自控面板就能觀測到鍋爐運行情況,操作起來很簡單,運行也很穩(wěn)定。”該負責人說,“此外,原來燒燃煤鍋爐時需要9個工作人員,還要進行推煤等體力勞動,而現在只需要4人輪班就足夠了。”
山東濟華燃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公司經營區(qū)域范圍內,已順利實施了40臺小型鍋爐“煤改氣”的建設任務,為名泉春曉、官扎營片區(qū)、海寧皮革城等送氣,一個采暖季可減少標煤用量8.98萬噸。同時,該公司敷設多條高壓、次高壓、中壓燃氣管線,保障輸氣能力的同時,將燃氣管線延伸至多個集中供熱熱源廠、小型供熱鍋爐附近,隨時可為其提供足量天然氣,用于燃煤替代。“我們計劃在明年10月底前,完成城區(qū)轄區(qū)內35噸以下有改造意向的鍋爐‘煤改氣’工作,同時提前布局實施35噸以上燃煤鍋爐的‘煤改氣’項目。”該負責人表示。
今年1到10月份,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已完成68臺鍋爐的改造,2016年,該公司還計劃改造100臺燃煤小鍋爐。